2019年1月7日,第一届华语编剧黄金周大会压轴论坛——“爆款编剧说爆款”,在北京朝阳规划艺术馆·水云间火爆引燃,同时也迎来第一届华语编剧黄金周大会的第一个“晚高峰”。在现场,参与大会活动的青年编剧都已渡过了“磨合期”,能更加成熟、完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从现场人流量来看,今日也开启了“人从众”模式,论坛现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十分热闹。整个论坛的进程,可以用“1+5=爆”来总结。
编剧,为热爱的事业注入温度
一场论坛,五位“爆款”编剧现身说法,“1+5”为大家呈现出了“爆”的背后故事和真正内涵。对广大观众而言,大部分人只知道《辛普森一家》霸屏长达30年,却不曾了解《辛普森一家》从电视到电影用了18年的时间锤炼;只知道《火花》一年一集,讲述了一个人十年的奋斗故事,却不曾了解编剧们是如何从海量素材中提炼出一部电视剧的精华……所有的成功都是“铁杵磨成针”的蜕变,需要将编剧的初心、热情、专注、坚持以激情倾入其中,求真、求实、求新,为热爱的编剧事业注入温度。
《辛普森一家》编剧Mike Reiss
5位“爆款”编剧与在座青年编剧共同探讨“如何创作爆款电影”这一核心问题。5位编剧大师分别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出发,通过讲述个人的创作经历,分享个人创作心得,为现场来宾揭秘爆款电影的制作和加工过程,给每一位怀揣着电影梦想、渴望创作出爆款作品的编剧赋予极富深刻意义与可行性的指导建议。
淬炼,在擅长的领域中百炼成钢
立足自身,找准自己特色的定位,不断学习、实践、积累相关经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淬炼成钢,是成为爆款编剧的关键。
《你好,疯子》、《无名之辈》的编剧雷志龙通过讲述自己多年从话剧剧本到电影剧本的创作历程,讲述了话剧创作和影视剧创作之间的差别,他通过分享自身经历告诉青年编剧们“创作原本就是很痛苦的事情,我们想做更好的作品,就永远是向上够苹果的状态。那个苹果一定很难够到,容易够到就不是最好的创作,当然也要做好跳起脚,自己扯自己头皮跳起来也有可能够不着的准备。”为青年编剧们打了一剂预防针。
今年大热的《我不是药神》新锐编剧韩家女,从“我是如何踏上编剧创作之路”说起,与现场来宾分享了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心得。韩家女表示,创作现实题材的影视作品,要根据生活,关注时事,选择的故事尽量和大部分的中国人有关联。此外,在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因素,一部剧本从开发到和观众见面,少则两年,多则三四年,甚至更久,所以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超前考虑。
《我不是药神》编剧韩家女
日本知名编剧加藤正人、国内新锐编剧冉甲男也就剧本创作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对青年编剧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专业、详实的回答,帮助青年编剧实现创作水平的提升。
勤学,成功皆源于努力
问答环节将论坛气氛推向高潮。“如何对剧情进行生动的扩充,在这方面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吗?”“关于剧中的台词创作,台词怎么样雕琢酝酿和琢磨呢?”“对于喜欢魔幻题材的电影人在做这样题材的时候有什么建议呢?”“在电影改编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年轻的电影观众,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可以给大家介绍?”……对青年编剧的提问,韩家女、加藤正人、冉甲男等嘉宾老师都逐一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此外,嘉宾老师们对青年编剧发出了“越勤奋,越精彩”、“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倡议,鼓励华语青年编剧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思考,多经历创造,及时记录,做到处处留心、句句精心。
到场的青年编剧们备受鼓舞,纷纷表示:“爆款编剧说爆款”论坛不仅干货满满,更让他们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对待自己的编剧事业。
本次论坛为青年编剧提供了一个“自我镀金”的绝佳机会。相信,借助第一届华语编剧黄金周大会这样一个连接、流动、开放的平台,青年华语编剧人必将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寻求更大的突破,塑造更多、更好的华语“爆款”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注意可能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