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上午十点,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应四川人民出版社邀请,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现任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主任,著名学者、评论家陈跃红主持,青年作家徐则臣和被称为“硬汉作家”的邓一光,在深圳书博会上畅谈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为这个时代写下自己的批注。
徐则臣出生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从一个水乡农村子弟,通过写作成为著名作家。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这个时代给了徐则臣无数的机会和广阔的视野。
深圳书博会上,徐则臣带来了他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部中短篇小说集《日月山》《莫尔道嘎》和《最后一个猎人》。这是他二十一年创作的精华,徐则臣特别看重,亲自从八十余篇作品中筛选了三十五篇,题写书名,还在序言中总结了二十一年来的写作感受:这些年,关于文学我说了一些貌似嘹亮正大的道理,好像我对文学有多少正解,其实,这所有的道理都是我跟自己搏斗的结果,我曾用它们说服过自己。
言及作家与时代的关系,徐则臣不无感慨:一个时代伟大的作品应该是用这个时代核心的语言去表达这个时代核心的情绪和疑难。没有哪个好作家会拒绝“现实”这个词,也没有哪个好作家在拒绝时代。
邓一光是改革开放那一年结束下乡返城开始阅读和写作的,是军旅题材扛鼎人物。长篇小说《我是太阳》荣获第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是我的神》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另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无数奖项。最近几年,邓一光作为深圳市专业作家,写作题材转向城市,新的创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言及青年作家徐则臣的成就,邓一光不无夸赞之辞,认为徐则臣的写作贴近生活,不管是花街系列还是北漂系列,都展现了70后作家的实力和志向。
陈跃红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老朋友,第一部作品《欧洲田野笔记》便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陈跃红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多年,关注的重点是比较文学。在陈跃红看来,徐则臣经受过非常完善的写作训练,又在《人民文学》供职,他的作品具有非常广阔的世界性视野和非常纯熟的写作技巧。更难能可贵的是,徐则臣还将目光放在了许多社会边缘人身上,通过他们写出了我们这个大时代下的小命运,体现了一位作家的勇气和担当。
受主办方邀请,20日下午两点,徐则臣再次现身深圳书博会B展厅,为现场热情的读者签售了自己的新书《日月山》《莫尔道嘎》和《最后一个猎人》。
时代造就作家,作家记录时代。
从新的时代出发,从深圳出发,相信更多的作家会投身于这个火热的时代,书写出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
徐则臣中短篇小说集(三册,布面精装)
《日月山》《莫尔道嘎》《最后一个猎人》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总价:17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