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朱健勇)5月24日上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内举行,来自北京工业技师学院150名师生接受一堂生动的普法授课。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后,一场特殊的庭审就此拉开序幕。此时,北京工业技术学院150名中学生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大法庭台下正襟危坐、观摩学习。
图为5月24日上午,学生们在三中院大法庭体验当法官开庭审案。摄/记者 杨小嘉
在法官的指导下,三个班级的10名同学分别扮演了法官、检察官、律师、辩护人、书记员、被告人、法警等角色。
从书记员庭前准备到审判人员入庭,从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从被告人最后陈述到法庭宣判,一场以未成年学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审理为背景的 “模拟法庭”圆满结束。
期间,检察官代表国家进行公诉,辩护人有理有据地发表辩护意见,法官们冷静听取控辩双方意见并作出公正判决,旁听席下一片安静……如果不是台上的小演员们一张张略显稚嫩的脸庞,大家还以为这是真的案件庭审现场。
在今天的“迎六一法制讲堂”上,北京三中院的法官还以“哥们儿你好”短片为开头,着重讲解了“江湖义气“、“校园欺凌”与刑事犯罪的联系和区别为索引以案说法,通过向学生提问题、引用媒体报道等,对三中院审理或其他法院的多个最具代表性、又具警示作用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进行了梳理和点评。
在学生提问环节,三中院法官反复叮嘱同学们一定要知法、守法,并坚决向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犯罪说不。
“除了让孩子们来到法院了解相关的法庭知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感受法官的工作状态,我们也会走进学校进行普法宣传”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三中院未成年人审判庭任莉华法官表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法官不能只是就案办案,而是要以教育、感化、挽救,最大可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据了解,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三中院已经多次派出司法业务精湛、普法经验丰富的法官到校园开展法律辅导和普法宣传,被师生誉为“编外法制老师”和“最贴心的法官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