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阳煜)一个月前,在房山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患有尿毒症、红斑狼疮等多种重症的北漂女秦桂香,终于吃上了家乡的豌豆荚。这些豌豆荚是父母从1700公里外的重庆老家背过来的。吃上了这些家乡菜,秦桂香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不少。
如今,父母已经回到重庆老家,给秦桂香带来的家乡菜也早就吃完了,秦桂香的父母也再没钱来京。仍在治疗中的秦桂香说,她还希望再吃到家乡菜,哪怕是寄过来也行。
父母千里给女儿送菜
一个多月前,一段父母千里给女儿送菜的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一对老夫妇在火车站焦急等待火车,身上背的、手里抱的全都是从老家给女儿秦桂香带去的家乡食物,自从去了北京打工秦桂香便很少吃到这些家乡美味。老秦夫妇放下电话,便为女儿准备了平日爱吃的蔬菜,买了最早一班火车车票,他们要赶去见重病的女儿。
秦桂香今年30岁,24岁那年秦桂香来到北京打工,“这些年一直在一家复印店干活”。秦桂香和老板经过几年相处于今年7月领了结婚证,不料10月份时秦桂香突感身体不适,在医院做了检查后确诊了尿毒症,之后医生向丈夫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
12月25日,在重庆火车站等待进站的人流中,老两口提着、背着家乡菜,如同呵护着宝贝一般。给远在北京治病的女儿带了七种菜:豌豆荚三四斤、折耳根两斤、洋芋和红薯各五六斤、一捆青菜、五斤新米、一根腊猪脚、一只家里宰杀的鸡。
病重的秦桂香胃口不好,丈夫经常给她熬了热乎乎的稀饭吃,自从父母带来了家乡菜豌豆荚,每次喝粥秦桂香总会让丈夫放进粥里一些,秦桂香说这些豌豆荚吃进嘴里嚼出家乡的味道。父母在秦桂香病床边陪伴了她十几天,每天照料女儿的一日三餐,“都是爸妈给我做饭,都是从老家带来的那些菜”。这十几天也是秦桂香从重病以来,状态最好的十几天,也让秦桂香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每隔一天做一次透析 老父亲欲打工赚钱给女儿看病
1月中旬,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在房山医院住院处见到秦桂香时,她正躺在床上休息,生病后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前一天秦桂香刚刚做完透析。秦桂香告诉记者目前自己只能靠做透析来维持生命,每隔一天就要做一次,医药费零零散散的开销加起来“大概每天一千元”。对于生活原本就困难的秦桂香一家来说,这样的花销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父母为生病的北漂女儿送菜 68岁老父欲打工赚钱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阳煜
父母为生病的北漂女儿送菜 68岁老父欲打工赚钱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阳煜
目前,秦桂香已经从医院回到家里,只是每两天还是要到医院做透析治疗,每个月到医院复查。医生叮嘱秦桂香无论如何不能感冒、多注意身体,一旦有其他病很麻烦。在医院能保证及时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但回家能省下住院费。
秦桂香的丈夫今年50岁,“前妻得了癌症去世的,花掉了很多积蓄”,现在为了给秦桂香看病,丈夫已经借了太多债,“东拼西凑给我看病”。
现在秦桂香每天都会和父母通电话报告病情。父母来北京的那几天,精神状态明显有了好转,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但是父母回老家后秦桂香又觉得“人很虚弱了”。父母今年68岁了,因为秦桂香看病需要钱,父亲计划着春节过后去城里打工,秦桂香说“家里能借钱的都借了个遍,他想赚钱给我看病”。
老两口给女儿带来的菜早就吃完了,“他们回老家的时候那些菜就吃得差不多了”,秦桂香说,自己还想吃家里菜。
1月29日,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致电秦桂香远在重庆的父母,秦母说去一趟北京要花一千多,想再去看女儿是出不起这个钱了。秦桂香说想让父母把家乡菜寄到北京来,但由于路途遥远,秦桂香说“要是爸妈寄菜也成,不吃叶菜也没关系”。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