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北京》第039期 网易北京频道出品
文|王慧 罗秉雪
挣钱的机会来了!
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政刚出台时,小敏第一反应是“应该又是假的吧”。因为前一两年,雄县当地一直有传言说要成立白洋淀市,而每回又有辟谣说不是真的。这一次,她以为是另一个“谣言”。直到她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才确认了这个消息原来是真的。
“然后就是惊呆了”,她说。“因为刚开始只觉得可能会是一个市,就算市的话也不会像保定那么大,没想到是一个国家级的新区,然后就觉得天哪,不可思议。我们全家都觉得,挣钱的机会来了!”
而实际上,就在新政出台的前一周,她家刚刚做了一桩“赔钱”的买卖。
30万卖掉了本可卖130万的房
27岁的小敏是河北定州人,老公家在雄县,两人2015年结婚。大学毕业后小敏去了北京读研究生,而对象也跟她一起到了北京工作,在一家外企做销售。之后,小敏硕士毕了业留在北京的一家事业单位。虽然没有编制,也没有解决北京户口,但是小孩将来可以上单位的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去年,小敏诞下宝宝,夫妻俩本计划今年在北京买房。而卖掉雄县老家的那套120平米的房子,就是计划为在北京买房付首付的。
在没有卖掉雄县那套房子之前,在雄县县城,小敏婆家有4套房,在乡下还有200多平米的平房和六七亩地。为了凑足在北京买房的首付,几个月之前,小敏婆婆委托当地的一个房地产公司将房子挂到了网上。然而一连几个月都没有音信,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快3月底。
来打听买房的是雄县的当地人,据小敏婆婆讲,买家在县城买房好像是为了方便父亲看病。就这样,在3月底的一个周日,仅花一天的时间,两家人就完成了看房和买卖的一切手续、合同。120平米的房子,3000多元一平米的价格,卖了30多万。但这个买卖,对小敏家来说很不划算。新政出台后,有人联系她婆婆问那房子130万卖不卖,小敏说她婆婆后悔得都快跳墙了,可惜房子已被卖掉。
问及有没有想过毁约,因为违约的成本或许远比房子的增值空间小得多。小敏笑说:没有想过,大家毕竟都是文明人,公公婆婆也是老实人觉得那样不好,就自认亏了。又问起如果没有限购,是否还有出售房子的想法时,小敏回答得很果断:没有,现在大家就像网上说的那样,都觉得我们这房子能涨到6万!所以大家都不卖。
小敏婆家本还想卖掉另一套标价65多万的房子一并凑首付,因为当时与买家谈时差一万块没谈拢,最后房子没卖成,现在想起来她觉得真是幸运。
新政第二天决定辞职创业
雄安新政出台后,小敏一家原本的计划都被打乱了。之前听说过要建白洋淀市的风声儿,原本以为可能是今年、明年或十年后没谱的事儿。在去年10月左右,小敏隐约听到风声,说是雄县当地户口已经不让迁入了,但突然变成国家级的新区,她说的确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4月1号新政出台当天,家人在震惊之余没有想太多关于未来的打算,就是单纯地聊这个“天大的变化”。但第二天,想法就不一样了。不像疯狂涌入的外地买房者,小敏家并不缺房,他们想的是“如果雄县这边要建设,应该就在雄县开个公司,要去创业。”
事实上,作为一个三线县城,雄县留给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土壤显然并不肥沃,成长空间极为有限,大部分当地年轻人选择离家在外打拼,而距离这里仅100公里的北京正是一个供养了无数梦想的成长之境。因此尽管北漂多艰,小敏和老公也从没想过回家置业。然而新政之后,之前打算老家卖房去北京付首付的计划完全被搁置了。
开一间早教中心是小敏在她婆婆的鼓励下临时起意决定的。雄县是个小县城,当地没有知名品牌的早教机构,而将来涌入这里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现在出手正是好时机。小敏花了两天时间上网查阅资料后,4号联系了北京一家品牌早教中心。5号上午,也就是节后上班第一天,她上午去单位辞掉了工作,下午直奔在北京的早教中心总部,当场付了30多万加盟费签约加盟。而当天的加盟费已经比前一天涨了8万。
小敏说,那天本是想去观摩一下,但当时已经有很多人在咨询想要加盟,大家都看好了雄县这边的发展,于是她当即决定签约。小敏比后来想要加盟的人就早了半个小时签约,算是抢了先机。在她看来,一下子投进30多万是有风险没错,新政第一年,很多政策都还没有下来,就算办起来也不太会盈利,“但长远看,三年以后应该会发展不错”。
辞职、创业,新政出台仅三四天,小敏完成了重要的人生两步走,而这是很多人无数次想过却没有勇气和决心做的事情。老公说她有点人傻钱多,但实际上她觉得自己钱也不多,就是想抓住机会做点事儿。
派出所连补身份证都不办了
嫁到雄县后,可能因为在雄县呆的时间不多,小敏感觉当地这两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当然新政之后就大不同了。不过新政几天后,当地人的激动心情已平复不少,刚开始的兴奋劲儿漫漫淡去,人们还照旧过着日子,涌入买房的外地人也在多项限购措施之后也逐渐不见。明显的变化是房价涨了,小敏婆家的房子就这几天由8000元一平涨到了30000多。甚至连紧邻雄县的霸州也因“雄安新区”的规划成了香饽饽,房价目前到了15000元/平米,有楼盘甚至传出18000元的开盘价。
但实际上有价无市——雄安新区周边俨然已形成“限购圈”, 临近新区三县的十余个地区接连出台限购措施封堵炒房行为——外地人无房可买,当地人无房可卖。当然大部分本地人也不愿意再卖房(也有一小部分当地人担心价格顶天,万一崩了,迫切想要私下出手房子),人们都指望房子还能增值呢。
这几天,街上能看到不少警察在巡逻,地产中介公司好多被封贴了白条,甚至连门头上的公司名字都被抠掉了。小敏因加盟早教中心需向对方公司提供无犯罪证明,4月7号去雄县的派出所办理时,发现派出所已贴出告示停止办理一切业务。一位母亲去给一岁的孩子上户口,也被拒绝,甚至有人想补办身份证也办理不了。当地的工商局也停止办理业务,小敏要加盟的早教中心,迟迟无法在当地工商局注册,这让她很头疼。
雄县派出所贴出告示停止办理业务。
被贴了封条的房地产销售公司。
门市被贴了封条,门头的公司名字也被抠掉。
大悲和大喜
据媒体此前报道,目前已有逾30家央企作出表态,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业务范围涵盖了能源、基建、交通、农业、通信、建筑、金融等多个领域。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表态:努力以实际行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关于雄县的未来,小敏说自己跟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就是盼着可以快点发展,再快一点。希望教育、科技相关的产业可以落地雄县,不希望有污染的企业搬来这里。而她自己,则想先把目前加盟的早教中心做好,假如三五年之后雄县发展得很快,或许会再加盟另一个,也或许有了资金之后再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她对未来很乐观。至于快满一岁的宝宝,未来孩子是否留在老家读书,她和丈夫还没考虑好,北京的诱惑的确挺大。北京户口对她来说仍然很重要,如果有北京户口她觉得他们夫妻俩肯定不会回老家发展,毕竟雄县发展起来,可能是三五年后,也可能是十年后,也有可能是二三十年。她说现在只等工商局可以办业务了,先把早教中心开起来,走一步是一步。
雄安新政出台至今已是第11天,在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像小敏一家这样经历“大惊大喜”的家庭有太多,但更有无数三县之外的人经历了“大悲”。在他们看来,勤劳致富如今彻底成了一句口号,一个笑话。